张彦斐,1977年2月出生,中共党员,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。研究方向:机器人技术理论及装备、面向无人农场的机器人农机群协同作业系统。
工作学习经历:
2016.07-2016.12美国阿肯色大学访问学者;
2014.07-2014.10英国郝瑞瓦特大学访问学者;
2012.05-2012.11加拿大安大略省理工大学客座教授;
2011.06-2011.11美国密苏里大学高级访问学者;
2011.02-2011.06校课程负责人培育计划北京邮电大学进修;
2009.09-2010.07教育部国内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;
2006.07-至今 山东理工大学教学、科研工作;
2003/11-2006/0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,博士研究生,
2004.10-2006.07在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,
2003.04-2004.10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学院理论力学教研室,
2000/09-2003/03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,硕士研究生(免试入学)。
主持和参与部分科研项目:
序号 | 科研项目名称 | 课题来源 | 位次 |
1 | 多维操控器力觉感知机理与动态位姿耦合信号实时解耦方法研究 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 1/8 |
2 | 新型大行程并联微定位平台综合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|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 | 1/7 |
3 | 结构冗余微定位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 | 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 | 1/9 |
4 | 微纳平台关键基础技术研究 | 淄博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 | 1/9 |
5 | 飞秒激光加工用微动平台参数闭环设计方法研究 |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 | 2/7 |
6 | 遥控可视化多功能整骨机器人系统 | 淄博市校城融合项目 | 5/9 |
7 | 三自由度教学型机器人研制开发 | 企业委托 | 1/2 |
8 | 飞行器控制器研制开发 | 企业委托 | 1/2 |
9 | 新型教育机器人 | 企业委托 | 1/2 |
15 | 户外送餐机器人研制开发 | 企业委托 | 2/5 |
16 | 蒸汽灭菌器应力监测系统研制开发 | 企业委托 | 2/5 |
发表论文: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,其中SCI/EI检索14篇
序号 | 论文题目 | 刊物名称及卷期 | 检索类别 |
1 | Dynamic Performances Analysis of Hybrid Press Based on Dependent Generalized Coordinates | Proc IMechE Part C:J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, 2015,v229, n12 | SCI收录000358320300006 |
2 | Rigidity modeling method research of the flexible micro-motion mechanism | Micro and Nanosystems (Micro Nanosystems), 2016,v8, n1 | EI收录20170303252591 |
3 | Optimal design of drug-eluting stent with micro holes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| Micro and Nanosystems (Micro Nanosystems), 2017,v9, n2 | EI收录20182605372853 |
4 | Stiffness analysis of a compliant mechanism considering complex deformations of all flexible structure units | Micro and Nanosystems (Micro Nanosystems), 2014,v6, n3 | EI收录20150500478159 |
5 | 2自由度大行程微定位平台结构与参数设计 | 机械工程学报, 2010,46(23) | EI收录 20110313600349 |
6 | 柔性单元间接触截面的变形规律 | 机械工程学报, 2013,49(9) | EI收录20132516433038 |
7 | 基于约束置换的双驱动微夹持器刚度分析 | 机械工程学报,2018, 54(5) | EI收录 20183305694748 |
8 | 考虑单元界面关联特性的微定位平台刚度建模 |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8,44 (1) | EI收录20181304939817 |
9 | 多外力柔性微动机构输出位移求解方法 |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8,44(3) | EI收录20182105217723 |
10 | 基于线性回归与检验的不规则构件精确刚度矩阵建模 | 工程科学与技术2017,49(1) | EI收录20171503554675 |
11 | 飞秒激光多脉冲烧蚀镍钛合金的数值模拟 | 光子学报, 2016,45(5) | EI收录20162402489938 |
12 | 基于指数积的Delta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|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,33(6) | EI收录20133216587400 |
13 | 面向高精度放大比的微动机构设计与实现 |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,35(7) | EI收录20154201416273 |
14 | 3-RPS并联机器人粘性摩擦工况动力学建模 | 农业机械学报,2018,49(9) | EI收录期刊 |
科研奖励:
序号 | 科研奖励名称 | 奖励等级 | 位次 | 授奖时间 |
1 | 结构冗余微定位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 | 山东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| 排1 | 2011 |
2 | 低刚度复杂薄壁件精密加工检测技术及其装备 |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| 本单位排1 | 2017 |
3 | 冗余解耦微定位装置关键技术 |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| 排2 | 2011 |
4 | 新型高承载结构冗余纳米定位平台 |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(自然科学类) 一等奖 | 排1 | 2010 |
5 | 大行程高精度结构一体式微动平台 | 山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| 排1 | 2010 |
6 | 齐鲁巾帼发明家 | 优秀奖 | 排1 | 2010 |
发明专利:
序号 | 专利名称 | 专利类别 | 授权专利号 | 位次 |
1 | 三平动正交解耦并联微动平台 | 发明专利 | ZL200610170999.X | 1 |
2 | 一种具有冗余支链的二平动微动平台 | 发明专利 | ZL200710114743.1 | 1 |
3 | 含环形弹性副的三自由度微操作台 | 发明专利 | ZL201010532835.3 | 1 |
4 | 含方形弹性副的两平动微操作台 | 发明专利 | ZL201010532847.6 | 1 |
5 | 一平动两转动并联微动平台 | 发明专利 | ZL2013105759860 | 1 |
6 | 结构对称型平面三自由度并联微动平台 | 发明专利 | ZL2013105760853 | 1 |
7 | 多功能微驱动接口模块 | 发明专利 | ZL200610170998.5 | 2 |
8 | 六维位置姿态传感器 | 发明专利 | ZL200710114742.7 | 2 |
9 | 能实现三维平动和三维转动相互转换的并联机构 | 发明专利 | ZL200710114741.2 | 2 |
10 | 三维移动解耦微操作机器人 | 发明专利 | ZL200910231546.7 | 2 |
11 | 三输入同步协调重载机构 | 发明专利 | ZL200910231547.1 | 2 |
12 | 含复合球铰的冗余并联机构 | 发明专利 | ZL200910231545.2 | 2 |
13 | 双输入同步驱动接口模块 | 发明专利 | ZL201010532839.1 | 2 |
14 | 二平动正交解耦并联微动平台 | 发明专利 | ZL 2013105759945 | 2 |
15 | 多量程宏微力传感器 | 发明专利 | ZL 2013105759856 | 2 |
16 | 防偏型弹性移动副 | 发明专利 | ZL 2013105760590 | 2 |
教研项目
项目名称 | 立项单位 | 位次 | 时间 |
高校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|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 | 6/7 | 2016 |
基于卓越工程师、CDIO、创新实验班的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 | 山东省教育厅 | 8/11 | 2012 |
机械原理课程信息化改革 (验收优秀) | 山东理工大学 | 1/1 | 2013 |
基于项目的团队合作式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(验收优秀) | 山东理工大学 | 1/1 | 2012 |
机械原理课程综合改革项目 (验收优秀) | 山东理工大学 | 1/5 | 2016 |
机器人创新设计与虚拟仿真 | 山东理工大学 | 1/1 | 2017 |
机械原理课程负责人 | 山东理工大学 | 1/1 | 2013 |
机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| 山东理工大学 | 1/5 | 2010 |
第二批“课堂教学卓越计划”项目 | 山东理工大学 | 1/1 | 2014 |
教学奖励
序号 | 内容 | 级别 | 位次 | 时间 |
1 | 连续9年获山东理工大学教学质量奖 | 山东理工大学 | 1 | 2008至 2016 |
2 | 连续第五、六、七、八届教学优秀奖 | 山东理工大学 | 1 | 2011至 2017 |
3 | 四梯次递进培养机械类工程人才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 | 第七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| 7/11 | 2014 |
4 | 助老助残爬楼梯机器人设计与制造 | 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 优秀指导教师 | 1/1 | 2014 |
5 | 基于机器人项目策划与实践的T型人才培养模式 | 山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| 1/5 | 2010 |
6 | 信息化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四点五步过程式混合教学模式 | 山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| 1/6 | 2017 |
7 | 组织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活动,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 | 山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| 5/5 | 2010 |
8 |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| 山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| 6/8 | 2012 |
9 |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| 山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| 8/10 | 2012 |
首位指导学生竞赛部分获奖情况
序号 | 成果名称 | 竞赛名称 | 级别 | 等级 |
1 | 飞龙绣球 |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| 国家级 | 一等奖 |
2 | 机器人舞蹈比赛 | 第五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 | 国家级 | 一等奖 |
3 | 助老助残上下楼梯机器人 |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| 国家级 | 一等奖 |
4 | 智能轮椅 |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山东赛区 | 省部级 | 特等奖 |
5 | 并联重载移动机器人 |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山东赛区 | 省部级 | 特等奖 |
6 | 清洁能源 |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| 国家级 | 二等奖 |
7 | 清洁能源竞技机器人 | 第四届山东省机器人大赛 | 省部级 | 一等奖 (冠军) |
8 | 仿生蟑螂勘测机器人 | 第十三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 | 省部级 | 一等奖 |
9 | 淄博科汇VR科技有限公司 | 第七届齐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| 省部级 | 一等奖 |
10 | Solidworks三维建模竞赛 | 山东省大学生智能制造大赛 | 省部级 | 一等奖 |
11 | 具有颈椎康复引导功能的自主移动式显示器支持系统 | 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 | 省部级 | 二等奖 |
12 | 水陆两用垃圾清理机器人 | 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 | 省部级 | 二等奖 |
13 | 用于超精密加工的微定位平台 | 第十三届“挑战杯”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| 省部级 | 二等奖 |
14 | 模块化多功能四轴飞行器 | 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 | 省部级 | 二等奖 |
15 | 舞盘雅乐 | 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| 省部级 | 二等奖 |
16 | 创新自行车 | 全国3D大赛10周年精英联赛 | 省部级 | 二等奖 |
17 | 八足仿生机器人 | 第十三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 | 省部级 | 二等奖 |
部分荣誉
中国共产党淄博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党代表.
淄博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,淄博市总工会,2011/03.
淄博先锋共产党员,中共淄博市委,2012/05/29.
淄博市高校系统优秀教师,2013/08.
山东理工大学三育人标兵,2017/07.
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度优秀教师,2011/09.
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.
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度“三八”红旗手,2010/03.
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度“三八”红旗手,2011/03.
2011年以总评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山东理工大学第五届“我爱我师—我心中最爱的老师”荣誉称号.
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8年度服务贡献奖,2009/06.
2010-2013年担任机械设计系主任4年期间。机械设计系获得淄博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十佳岗、同时获得振兴淄博劳动奖状。两次获得山东理工大学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。
兼职工作:
1、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山东分会秘书长
2、淄博市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
3、山东理工大学欧美同学会副会长、副秘书长
4、山东理工大学机器人创新创业人才孵化中心负责人
联系方式:
电话:18265338441(同微信号)
QQ:88659258
扫描二维码,关注我们